List/Grid

Yearly Archives: 2019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57-63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57-63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57. 贵地二师来,持汝书相示,所作之赞,乃以凡滥圣,致汝与光均获大罪,以后万不可稍涉此派。若不知所说,其过尚小。若知而妄说,则兼有戏论之过。礼云,拟人必于其伦,不以其伦而拟,如以庶民妄称帝王,称与所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51-56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51-56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51. 众生之心,须用种种善法调治。譬如吃饭,须用菜蔬佐助。唯刻期打七,可以专持一句佛号。一切经咒,皆不持诵。然亦不可并礼拜发愿全废之。除打七外,照常持诵,俱无所碍。修行人最怕师心自立。常闻之资性固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45-50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45-50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45. 学佛之道,在于实行。若只张罗门面,不修实行,则亦只得门面之空名而已。既欲往生西方,自利利人,必须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。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,求生西方。上自父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38-44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38-44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38. 汝之眼高而无实。汝之心大而无用。看文钞,听要解,尚有此问。可知汝是一向向外驰求,只知求博而不知守约。法华三昧,非汝之所能修,纵汝能修亦恐不能即生解脱。若肯信光言,请将台教暂时置之高阁。专心研究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33-37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33-37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33. 念佛修持,如服药然。能明教理,如备知病源,药性,脉理。再能服药,所谓自利利他,善莫大焉。若不能如是,但肯服先代所制之阿伽陀药,亦可愈病,亦可以此药,令一切人服以愈病。只取愈病,固不必以未知病源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26-32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26-32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26. 欲知佛之虚实,净土文,西归直指,所论之理,所载之事,何不于此起信断疑。将谓此种言论事迹,皆系妄造谣言。不堪寓目乎。若作此见,则灵魂决定不堕余五道,唯在阿鼻地狱,尽未来际。长享随心所现之镬汤炉炭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18-25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18-25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18.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,有大神通,有大智慧。其宏阐净土,不尚玄妙,唯在真切平实处,教人修持。至于所示专杂二修,其利无穷。专修谓身业专礼,口业专称,意业专念。如是则往生西方,万不漏一。杂修谓兼修种种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8-17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8-17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8. 所宜说者,务须实行为要耳。若学佛之人,不以躬行实践为事,则与世之伶人无异。在当场苦乐悲欢,做得酷肖,实则一毫也与己无干。如此,便是好名而恶实之痴汉,心欲欺人欺佛,实只成就其欺人欺佛之过。人尚不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1-7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(1-7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五. 重实行,不重言辞。 1. 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,然率皆读其文,解其义,取其供给口头,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。至于恭敬志诚,依教修持者,诚为难得其人。 《复邓伯诚居士书》一 2. 蘧伯玉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年之非。孔子年将七十,尚......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四. 在顺逆境中令生正信。(47-51)
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之四. 在顺逆境中令生正信。(47-51)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 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 四. 在顺逆境中令生正信。 47. 人徒见何君之一门慈孝,四世同堂为庆。而不知其致此者,由多生之培植来也。须知娑婆世界,寿命短促,百年即为上寿,而能得者有几。今何君幸慈亲之寿,已满六旬。特启华筵,承欢上寿。广征诗文,用佐寿觞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