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一篇 警策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

第一篇 警策

依文钞而修保管即生往生西方

1. 诸位既具有信心,当依光所说之净土法门而修。须知此法,乃诸佛,诸祖,诸大善知识之所宏扬者。光不过承诸佛,诸祖,诸大善知识之语意,而传述之。切勿谓汝何人斯,遂敢令人捨佛所说之禅,教,密法门,而专依汝所说而修乎。若作此议,则为不依佛教。以光之所说,乃十方三世诸佛同说者,何可以光之不才,而遂不信从乎。现今邪魔外道,不胜其多,彼皆自谓最为第一,诸位莫被此种魔子所惑。若前已经入过其门,则当捨之净尽。切勿谓入时已发咒,恐捨之,或致遭祸。须知捨邪皈正,何得有祸。不但无祸,尚有功德。
《复冯偏西郑圆莹居士书》

2. 文虽鄙拙,意实本佛祖经论。而以显浅之语言发挥之,绝无杜撰之语。倘能依之修持,则当身心清净,业障消除。待至临终,往生净土,超凡入圣,了生脱死。则此宿怨,实为汝出苦海之大导师。彼亦当承汝修持之力,离苦得乐。所谓即病为药,以怨成恩也。若不发真实心,则怨报恐尚不止此也。《复某某居士书》

3. 即曰特为见光,亦不必来。文钞此番所印,有九十余篇。光满腹中草料,通通倒出矣。岂更有口传心授之秘诀,以私授于汝乎。光学识褊浅,无大发挥。然能依之而行,决定有益无损。决定能了生死于现生,侍弥陀于没后。诚恐视为卑劣,则卑劣矣。譬如金木泥彩所造之佛,以真佛敬之,即可成佛。以金木泥彩视之,则亦金木泥彩而已。然亵金木泥彩,则无罪愆。若亵金木泥彩之佛像,则罪过弥天矣。善得益者,无往而非益,鸦鸣鹊噪,水流风动,无不指示当人本有天真。(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)况光之文钞,文虽拙朴。所述者皆佛祖成言,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说之,岂光所杜撰乎哉。光乃传言译语,令初机易于晓了耳。然虽为初机,即做到极处,亦不能捨此别修。以净土一法,乃彻上彻下之法。非如小乘之法,大乘便不用以修习也。《复戚智周居士书》一

4. 阁下身居世网,又苦无知识请教,若不以光之文字拙朴见弃,请详阅文钞,依所说而修持之,其为利益不可思议。然光之文虽刺目,而多引经论成言,或宗经论意义,必须竭诚尽敬而阅之,方可得其利益。语云,下人不深,不得其真,泥塑木雕之佛,作真佛敬,小则消灾增福,大则超凡入圣,其利益在自己之诚否,不在佛像之真假也。阁下果能以此意息心静阅而力行之,则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法门良朋善友矣。愿勉之,勿虚此望,则幸甚。《复马舜卿居士书》

5. 阁下既相信光,当依光所说,方有实益。否则虽有信心,但作种未来之善根而已。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,所造恶业,无量无边。若仗自己修持之力,欲得灭尽烦恼惑业,以了生脱死,其难愈于登天。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,以真信切愿,念阿弥陀佛名号,求生西方,无论业力大,业力小,皆可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
《复裘佩卿居士书》二

6.汝果依文钞而修,管保即生往生西方。若于此法之外,欲得了生死之实益,梦也梦不到。《复李自初居士书》
7. 文钞,嘉言录,即是普为一切专修净土之总信。
《复宁德晋居士书》二

8. 但今人固宜专修净业,方可得其了生脱死之实益。倘不自量,妄欲学古大人之自力了脱,则恐一误以成永误矣。光文钞,文虽鄙拙,其意皆遵佛祖成言,绝无杜撰之意。倘不以鄙拙见弃,则固非无所裨益也。《复陈飞青居士书》一

9. 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,然率皆读其文,解其义,取其供给口头,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。至于恭敬志诚,依教修持者,诚为难得其人。《复邓伯诚居士书》一

10. 若不于事修上着力,纵说得天雨四华,地摇六动,也是空谈,无甚实益。《致仁山法师书》

11. 但所说者,务必见之于行,方为实义。否则便是妄语,自瞒瞒人矣。《复康寄遥居士书》三

12. 临命终时,四大分张,众苦毕集。若非三昧久证,诚恐不易得力。况眷属不谙利害,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正念。此饬终社之所由结集也。饬终云者,即助生之谓也。盖以行人当此时节,得人开导而辅助之。则欣厌心生,贪爱情息。耳闻佛名,心缘佛境。自可与佛感应道交,蒙佛接引往生西方。譬如怯弱之人,欲登高山。前有牵者,后有推者,左右有扶掖将护者,自不至半途而废耳。即使平素不闻佛法之人,临终蒙善知识开导,令生信心。又为助念佛号。令彼随大众音声,或出声念,或心中默念。果能如法助念,无一切破坏正念等事,亦可往生。以佛力不可思议,法力不可思议,众生心力不可思议,故得此殊胜利益也。愿为人子孙与诸眷属及父母等,同知此义,同依此行。方可名为真慈孝亲爱也已。《饬终津梁提要》

13. 汝将谓捨命便解脱乎。不知识随业牵,又复受生。驴女马女,亦未可知。欲复得人女之身,恐未有此之大幸。纵令复得人女,或得为男,或为人王,天王,安保其能遇佛法而信受也。又安保其于佛法中,又复遇此即生了脱之净土法门也。纵令能遇,何若今生忍耐住世,报尽即生西方之为愈也。汝从生已来,有如此为汝筹画者否。倘或不依吾言,即为忘恩负义,则将来之苦,当更甚于今日无量无边倍矣。把手牵他行不得,直须自肯始相应。可听与否,祈自裁度。并祈以此告福莲贞女知之。《与徐福贤女士书》

14. 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,此十六字,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。《复朱智贞居士书》二

15. 直须守定宗旨,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,捨此别修也。
《净土指要》

16. 纵修净业,不依净土法门之宗旨,则致感应道隔,以现生了脱之法,作未来得度之因。《致郑鸣之居士书》

17. 佛力,法力,众生心力俱不可思议。欲得佛力法力,须先有志诚恳切之心力,方有感应。《与报国寺某师书》一

18. 就欲念佛求生西方,必须知因识果。身之所行,心之所念,须与佛合。若与佛悖,则纵能念佛,亦难往生。以感应之道,不相交故。若能生大惭愧,大怖畏。改过如去毒疮,立志如守白玉。则万无一失,各得往生。其意光文钞,及净土诸书,皆详言之,不须多说。《复汪梦松居士书》

19.为今之计,无论何人,皆须明因识果。明因果,则转互相残杀,为互相维持。否则父母之大恩,尚欲杀之,况其他乎。
《复隆智居士书》

20. 若为光作赞、传、诔等,传送遐迩,乃系光之怨家。光一生不受人之虚誉,以死而无知而虚誉之是为欺心。光只要弥陀慈父肯垂怜,此外一不愿闻也。《复(了凡,冶公)二居士书》

21. 光无实德,若颂扬光,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。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。《致德森法师书》三

22. 然死固有所不免,当与熟悉者说,光死仍照常为自己念佛,不须为光念。何以故,以尚不与自己念,即为光念,也不济事。果真为自己念,不为光念,光反得大利益。《致德森法师书》三

23. 文钞文虽拙朴,义本净土各经论。文钞看过,再看净土经论。均可顺流而导,势如破竹矣。切不可加杂禅家意见。一经加杂,则禅也非禅,净也非净,二门俱破,两无所益。《复吴桂秋居士书》

24. 当今之世,若不提倡因果报应,虽圣贤佛菩萨同出于世,亦无可如何。光常曰,因果者,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,度脱众生之大权也。有藐视因果,谓为小乘者,皆徒逞狂慧,不务真修之魔侣也。果能大倡此风,则唯知利己,不顾害人者,必当有惧于心,而为之辑其暴虐,以期己得实益,而亦以利人为事也。光谓提倡因果报应,为现在救世唯一无二之妙法。而修持净业,亦须以此为成始成终之道。鄙见如是,不知阁下以为然否。 《致郑鸣之居士书》

25. 若能尽诚尽敬,则业障冰消,福慧月圆。断惑证真,尚可即得,况明心乎。否则纵令明心,亦难出苦。以其唯崇虚解,不务实修,所有悟解,总成狂慧。虽属善因,反招恶果。欲得佛法实益者,请从恭敬中求之。 《刻藏缘起按语》三

26. 三障者,即烦恼障,业障,报障。烦恼即无明,亦名为惑,即是于理不明,(即贪瞋痴也)妄起各种不顺理之心念。业,即由贪瞋痴烦恼之心所作之杀盗淫等之恶事,故名为业。其业已成,则将来必定要受各种苦报。三途,途即道也,路也,相通之义。由有杀盗淫之恶业,故当受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途恶报也。八难有通有别。通则水旱疾疫等是。别则生在佛前佛后(一),无想天(二),北俱卢洲(三),世智辩聪(四),盲聋喑哑(五),地狱(六),饿鬼(七),畜生(八)。此八种,虽苦乐智愚不同,然皆难受佛化,故并名八难也。《复宁德晋居士书》六

27. 光惟佛教以孝为本。故梵网经云,孝名为戒,亦名制止,孝顺至道之法。夫依教奉行,方名为孝。能依教奉行,则凡佛所得者,己悉得之。则即烦恼以成菩提,即生死以证涅槃。方可不辜佛化,不负己灵。为出格之丈夫,作如来之真子矣。若不依教奉行,则袈裟之下,失却人身,三途恶道之苦,穷劫未能尽说也。愿受戒诸佛子,各各勉旃。《扬州普照寺同戒录序》

 

 

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