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st/Grid

信愿念佛法语 Subscribe to 信愿念佛法语

在境界中修(8)

在境界中修(8)

在境界中修(8) 8. 如来说经,报通三世。凡人生子,略有四因。报通三世者,第一现报。谓现在作善作恶,现生获福获殃。如士子习举业,现身得功名。此凡眼能见者。第二生报。谓今生作善作恶,来生享福受罪。如祖父重斯文,子孙方发达。此则凡眼所不能见,天眼犹能见之(今生来生,皆约本人说,然......
在境界中修(7)

在境界中修(7)

在境界中修(7) 7. 须知逆来顺受,始名乐天。修身植德,方曰尽性。世有愚人,不知夙生善恶,惟观眼前吉凶。见作善而得祸,便谓善不当为。作恶而得福,便谓恶不足戒。不知善恶之报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。譬如三尺之冰,岂一朝之寒所能结。百川之泮,亦岂一日之暖所能消。切不可怨天而......
在境界中修(6)

在境界中修(6)

在境界中修 6. 法华经云,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天之所以成就人者,有苦有乐,有逆有顺,有祸有福,本无一定。唯在当人具通方眼,善体天心,则无苦非乐,无逆非顺,无祸非福矣。是以君子乐天知命,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随遇而安,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。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,(......
在境界中修之(1-5)

在境界中修之(1-5)

在境界中修 1. 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,多是好高务远,不肯认真专修净业。总由宿世善根浅薄,今生未遇通人。汝于净土虽有微信,然不明净土理致,又僻处于佛法流通不及之地。诚恐日与俗人酬酢,久而久之,与之俱化。近墨者黑,近火者焦,势所难免。当时时努力。若能念念在道,随忙随闲,不离弥陀名......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十一. 示至诚恳切如子忆母念佛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十一. 示至诚恳切如子忆母念佛

十一. 示至诚恳切如子忆母念佛 1. 心净则能生净土。是以念佛之人,必须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世间人果真有信愿,皆可往生,何况圣人。不修身而念佛,亦有利益。于决定往生,则百千万中难得一个。雄俊,惟恭,乃其幸也。所撰两句,是而未切。宜云,智断烦情超苦海,立坚信愿入莲池。则确切。于用功......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十. 示禅净界限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十. 示禅净界限

十. 示禅净界限 1. 净土法门,以信愿行三法为宗,有信愿,无论行之多少浅深,皆得往生。无信愿,即到能所两忘,根尘迥脱之地步,亦难往生。以真证到能所两忘,根尘迥脱之实理,便可自力了生死,则不必论。若但有工夫见此理,尚未实证,若无信愿,亦难往生。禅家说净土,仍归于禅宗,去信愿说,果......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九. 示性德与修德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九. 示性德与修德

九. 示性德与修德 1. 华严经云,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。是知智慧德相,乃生佛所同。即性德也。有妄想执著,离妄想执著,则生佛迥异。即修德也。修德有顺有逆。顺性而修,愈修愈近。修极而彻证,证而了无所得。逆性而修,愈修愈远。修极而永堕恶道,堕而了无所失。......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八. 示成就净业不离敦伦尽分等事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八. 示成就净业不离敦伦尽分等事

八. 示成就净业不离敦伦尽分等事 1. 若不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则基址不立。纵能依净土法门所说而修,终难得其实益。以心与佛不相应,故不能得真实利益也。《复郝智熹居士书》 2. 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欲学佛道以脱凡俗,若不注重于此四句,则如无根之木......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七. 警净土法门 贵在实行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七. 警净土法门 贵在实行

七. 警净土法门 贵在实行 1. 接手书,知前次之书,尚不讨厌。此次除过誉不慧外,皆属实情。一息不来,即属后世。此时纵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亦无用处。若不及早修持净业,待到此时,方知虚受此生。枉将宿生所种善根,尽消耗于之乎者也中矣。可不哀哉。净土法门,贵乎实行。今既知之,当随分随力......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六. 警末世学佛重在知因果与修净业

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 第二篇 诫信愿行三 净土正宗之六. 警末世学佛重在知因果与修净业

六. 警末世学佛重在知因果与修净业 1. 提倡佛学,当以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为本。能如此,则于世出世法均不悖。否则尚是名教罪人,何堪学佛,以望了生脱死乎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此佛戒经中之略戒,文昌阴骘文引用之,人唯知阴骘文有此语,不知其来也远。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