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终舟楫白话

临终舟楫白话

       原文:佛制亡僧焚化,原为令其离分段之假形,而证真常之法身也。故自佛立制以来,僧众奉为常规。奈法道陵夷,延久弊生。如今释子,率以焚化了事,不依制度。每有以病者临脱气时,遽为穿衣搬动。及入龛一二日,即行焚化者。可谓大违佛制矣。佛说人有八识,即知识也。前五识,名眼耳鼻舌身。第六意识。第七末那,亦名传送识。第八阿赖耶,亦名含藏识。夫人之生也,惟此第八识,其来最先。七六五识,次第后来。及其死也,亦此八识,其去最后。余识次第先去。盖第八识,即人之灵识,俗谓灵魂者是也。然此识既灵,故人初受母胎时,彼即先来。故儿在母胎中,即为活物。至人死气断之后,彼不即去,必待至通身冷透,无一点暖气,彼识方去。识去,则此身毫无知觉矣。若有一处稍暖,彼识尚未曾去。动着触着,仍知痛苦,此时切忌穿衣盘腿搬动等事。若稍触着,则其痛苦最为难忍,不过口不能言,身不能动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译文:佛规定僧人去世后,遗体要焚化,原本是为了使僧人舍弃分段生死的虚假身形,而证得真如常住的法身。所以,自从佛设立这个制度以来,僧众都当作常规来遵守。无奈法道衰败,日久天长,弊端丛生。现在佛弟子,轻率地将遗体焚化,这样就算完事了,不遵守佛教临终助念的制度。每当病人临终咽气时,就急着为他穿衣服、搬动,乃至入龛才一两日,就马上焚化,这是严重违反佛陀制度的。

       佛说人有八识,从这里就可以了解“识”了。前五识,名为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。第六意识。第七识末那识,也叫传送识。第八阿赖耶识,也叫含藏识。当人刚出生的时候,只有这第八识(阿赖耶识)来得最早。然后是第七识、第六意识、其它五识先后到来。等到人死的时候,也是这第八识最后离开。其他各识,在第八识离开之前已经按照顺序提前离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所说的第八识,也就是人的灵识(神识),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“灵魂”。第八识既然如此灵异,所以人一开始在母体受胎时,它就先来了。所以孩子在母胎中,就是活着的。到人死气断之后(咽气之后),它也不马上离开,一定要等到人通身冷透,没有一点暖气的时候,第八识才会离去。第八识离开后,死人的身上才会变得毫无知觉。如果身上有一处还稍微有些暖气,那就是此识还不曾离开,如果这时,触碰移动临命终人,他还是能感觉到痛苦,所以此时切忌不要为其穿衣、盘腿、搬动等。

       如果稍微触碰一下,他就会痛苦,非常难忍,只不过他口不能言,身不能动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原文:考经云,寿暖识,三者常不相离。如人有暖,则有识在,识在则寿尚未终。古来多有死去三五日而复生者,详载典章,历历可考。儒教亦有三日大殓之礼。缘眷属恩爱,尚望其万一复生耳。若我僧家,虽不望其复生,而亦不能不体其痛苦,遽尔搬动,以及迁化,其慈悲之心安在哉。古云,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,物尚如此,而况同为人类。又况同为佛子者乎。

       译文:考查佛经上说:寿、暖、识这三者常不相离。如果人身上是暖的,那么识还在,识在,说明这个人的寿命就没有终结。 古时常有死后,三五天又复活的人,可以从详细记载这种事的典籍文章中找到依据,儒教也有三日后才把尸体放入棺木的风俗礼节。就是因为眷属亲情难过,还希望他能侥幸复活。在我们佛门里面,即使没有期望他复活,却也不能不体恤他的痛苦。仓促地搬动他,以及迁移焚化,那我们的慈悲之心又在哪儿呢?古语说:“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。”动物尚且如此,况且我们同为人类呢,又何况我们同为佛弟子呢?

       原文:且人情痛苦之极,瞋心易起。惟瞋心故,最易堕落。如经云,阿耆达王,立佛塔寺,功德巍巍。临命终时,侍臣持扇,误堕王面,王痛起瞋,死堕蛇身。缘有功德,后遇沙门,为其说法。以闻法故,乃脱蛇身,而得生天。观此,可知亡者识未去时,即行穿衣搬动,及即焚化,使其因痛生瞋,更加堕落。宁非忍心害理,故施惨毒。应思我与亡者何仇何恨,乃以好心而作恶缘。若云事属渺茫,无从稽考,则经典所载,岂可不信。迩来种种流弊,总因生者不怜死者之苦,只图迅速了事,故无暇细察冷暖,由是习以为常。纵有言及此者,反笑以为迂,致令亡者有苦难伸。

       译文:而且当人痛苦到极点时,容易生起瞋恨心。而瞋心最容易使人堕落。比如经上说,阿耆达王修佛塔寺庙,做了很多的功德,临命终时,为他持扇旁立的侍者不慎失手,致使扇子掉在他的脸上,他因为痛苦而生起瞋恨心。一念之间气绝命终,心与境相应,便堕落成蟒身。因为阿耆达王,以前做过很多功德,后来遇到僧人给他说法。因为听闻佛法的缘故,得以脱离蛇身,此生过后,得以升天。 由此看来,就可以知道,死者神识没离开时,就给他穿衣、搬动,以及立即焚化,会使他因痛苦而生瞋恨心,更会加速他堕入恶道。难道这不是忍心违背常理,故意用残酷狠毒的方法害人吗?应该想到我与死者有什么仇恨,竟然用好心作此恶缘?如果有人说这样的事是虚无的,没有根据,那么经典上所记载的怎么可以不相信呢? 近来种种弊端,都是因为活着的人不能体谅死者的痛苦,只贪图迅速了事结,所以没有时间细细体察死者的冷暖。由此习以为常,纵然有人说到这件事,反而被人嘲笑太迂腐,致使死者有苦难伸。

       原文:呜呼,世之最苦者莫过生死。生如活龟脱壳,死如螃蟹落汤,八苦交煎,痛不可言。愿诸照应病人者,细心谨慎,切莫与病人闲谈杂话,令心散乱。亦勿悲哀喧哗。当劝病人,放下身心,一心念佛,以求往生。又当助念,令病人随己念佛音声,心中系念。若有钱财,当请众僧分班念佛,使佛声昼夜不断,令病人耳中常闻佛声,心中常念佛号。则决定可以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即无钱财,亦宜大家发心助念,以结末后之缘。至于安置后事,切勿在病人前谈说。只宜击引磬高声念佛,必使句句入病人耳,使彼心中常不离佛。木鱼声浊,临终助念,断不宜用。任彼或坐或卧,切莫移动,大家专心念佛。待至通身冷透,则神识已去。再迟二时,方可洗浴穿衣。如身冷转硬,应用热汤淋洗,将热布搭于臂肘膝弯,少刻即可回软,然后盘腿入龛。至诸事齐毕,尤须长为念佛。所有诵经拜忏,皆不如念佛之利益广大。凡一切出家在家各眷属,俱须依之而行。则存者亡者,悉得大益。

       译文:唉!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生死。出生,如同乌龟活着被脱去硬壳,死亡,就如同螃蟹落在开水里,实在是八苦煎熬,痛苦不堪。

       希望那些照顾病人的人,要细心谨慎,千万不要和病人闲谈而分散他的往生心。也不要悲哀喧哗。要劝病人放下身心,一心念佛,以求往生。

       还要在一旁为他助念,使病人能随着自己念佛的声音,而心中对往生念念不忘,如果有钱财,就要请僧众分班念佛,使佛号声昼夜不间断。使病人耳中常听闻佛号声,心中常默念佛号,决定可以仗佛的慈力,往生西方。即使没有钱财,也要大家发心助念,以使他在人生的最后与佛结缘。至于安置后事,千万不要在病人面前说起。只要不间断的扣击引磬、高声念佛就可以了。念佛一定要使每一句都入病人耳中,使他心中一时也不曾离开佛。因为木鱼声低沉粗重,临终助念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它。任凭病人此时或坐或卧,千万不要移动他,大家专心念佛。等到死者全身冷透,神识已经离去了。再过二个小时,才可以为他洗浴、穿衣。如果因为身体转硬,应用热水淋洗,把热毛巾布搭在臂肘膝弯的地方,很快就会变软,然后再盘腿入龛。等这些事情完成后,还须长时间地为他念佛。所有诵经、拜忏,都不如念佛的利益广大。凡一切出家在家各眷属,都要按照以上所说去做。那么不管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都会得到大利益。

       原文:再者,我佛涅槃,原本右胁而卧,以故入棺荼毗。今人若随其自然,坐亡者入龛,卧亡者入棺,尤为得当。但今人沿习成风,恐不以此为然,亦惟听诸自便。至人死后之善恶境相,原有实据。其生善道者,热气自下而上升。生恶道者,自上而下降。如通身冷尽,热气归顶者,乃生圣道。至眼者生天道。至心者生人道。至腹者堕饿鬼道。至膝盖者堕畜生道。至脚板者堕地狱道。故偈云,顶圣眼天生。人心饿鬼腹。畜生膝盖离。地狱脚板出。

       译文:再有,我佛涅槃时,原本是用右手做个枕头,摆在头的下面,左右放在身上,这样右胁而卧,也是以这个姿势焚化的。现在的人,如果能随其自然,坐着死的入龛,卧着死的入棺,是最好的。但现在的人已经沿习成风,恐怕不以此为然,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好了。至于人死后显现出的善恶境界,是有据可查的。那些生入善道的人,热气从下往上升。生入恶道的人,热气从上往下降。如果通身已经冷透,热气最后归于头顶的,就是生入了圣道;归于眼睛额颅的,就是生入了天道;归于心口的,就是生入了人道;归于腹部的,就是堕入了饿鬼道;归于膝盖的,就是堕入了畜生道;归于脚板的,就是堕入了地狱道。所以偈子上说:“顶圣眼天生。人心饿鬼腹。畜生膝盖离。地狱脚板出。”

       原文:夫生死事大,人所不免。惟此一着,最宜慎重。其照应病人者,当以同体之悲心,助成往生之大事。古云,我见他人死,我心热如火。不是热他人,看看轮到我。因缘果报,感应无差。欲求自利,必先利他。述此遍告同袍,恳祈人各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译文:生死这样的大事,谁都不能避免。只有这一刻,最要慎重。照顾病人的人,要以同体的悲心,帮助病人完成往生的大事。古人说:“我见他人死,我心热如火。不是热他人,看看轮到我。”因缘果报,感应无差。想求自利,必先利他。把这些道理遍告大众,恳请大家要注意。

——摘自印光大师嘉言录白话

弘化社2017年11月出版

 

 

Tags: 

评论已关闭。